东方网,一个新型的大型综合性传播媒体自5月28日在上海诞生以来,渐渐为广大网民所熟知和接受。据统计,东方网目前日点击数1200万左右,平均每天播发新闻信息、服务信息1200至1400条。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前不久在上海举行,各地代表参观东方网后纷纷称赞该网内容容量大、响应速度快、独家新闻多,是新闻媒体网络界一颗新星。
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使信息传播业产生了深刻革命,为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上海各新闻单位在网络宣传上虽然起步不晚,但由于各自为战,因而缺乏竞争力。去年10月,上海市委决定尽快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国内一流的大型新闻网站。这是党和人民的需要,是占领思想阵地的需要,是开展舆论宣传的需要。市委书记黄菊要求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技术优势,大力开发新闻信息资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让世界了解上海、了解中国,为我们国家及上海走向世界作出贡献。
在市委的精心组织指挥下,东方网筹建工作中的难关一一化解。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新闻网站正式开通。
东方网由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公司和解放日报社、上海电视台等共同参与投资6亿元兴建,走的是一条发挥各新闻单位在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优势的联合发展之路。
由上海传统媒体催生的东方网与其背后的重要股东单位之间是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东方网与上海14家主要新闻单位就有关信息内容的利用、开发,达成了资源共享的协议。根据协议,这些单位在清样付印、即时新闻播发之前,以第一时间向东方网传送信息,经编辑后在东方网上即时刊发,而东方网也承诺尽可能向对方提供广泛的宣传平台,包括链接、广告等。在人才资源方面也开展密切合作。东方网迄今已有数十篇独家采写或经高度整合的信息被全国著名媒体和网站转载。东方网还与相关的传统媒体联手推出一些频道、栏目,如与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电台联合主持的信访窗口“东方直通车”,开通仅两天就收到了30多封投诉邮件,其中一封反映某酒店出售中华鲟的电子邮件,经电台记者连夜追踪核实,并在东方网首页“今日关注”予以曝光,使这一违法事件被及时制止。
打开东方网首页精心设置的“今日关注”、“上海专递”、“媒体精选”、“今日观点”等栏目,网民们即能知晓当天最值得关注的天下大事,并能了解到全国各大报纸发表的最新论点。
——为确保新闻的权威、真实,东方网编辑部规定了“东方新闻不可用原则”,其中首条是“假不可用”。据此,对所有稿件按信息来源标明其“危险级别”,网友自发来稿为“最危险级”,网络媒体来稿为“次危险级”,省市级以上纸质传媒来稿列为免检。编辑部制定了上稿前的“四审制”;稿源分发、编辑、页面合成、稿件签发,各个环节都有专人把关,对每条新闻认真甄别,绝不编发来路不明的信息。为方便网友即时提供新闻线索或信息,东方新闻各频道都开通了标识醒目的“投稿热线”,与众不同的是,“投稿热线”要求投稿网友必须同时提供身份证号码和真实的联系电话,以使编辑部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除了制度保证外,东方网还广泛寻求与各权威信源单位合作,以提升东方网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可信度。东方网目前已与全国各省市300多家信源单位达成了有关信源互动协议,其中包括中央权威媒体以及教育部、卫生部等政府管理部门。
市政府不少管理部门决定把有关信息放在东方网上发布,并与东方网合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出版、图书、文博等部门开始陆续在东方网开设相关专业频道。上海图书馆历年收集库存的8000张上海老照片率先落户东方网“数字图书馆”的“上海图典”,这些照片全面反映了上海开埠以来城市面貌的沧桑变化,使平时无缘观赏这些老照片的读者受益匪浅。
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围绕着东方网的开通,互联网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在全市完成了一次互联网知识的大普及,许多市民只因有了东方网才第一次接触互联网。一位残疾人写信说:“我平时足不出户,不懂什么是互联网,是东方网为我打开了一扇看到外面、了解世界的窗。”为让下一代拥有一个健康的网络天地,东方网近日推出“东方少年”频道,让孩子们动手建设自己所喜闻乐见的学习、生活、网络园地。来自全市各中学的30名学生近半个月有创意地制作了1000多个静态页面。一批少年网络高手当上了“东方少年”的主管,全面监管频道内20个BBS和聊天室。